我国浅海、滩涂、港湾目前养殖利用者只约百万亩。产量超过一万吨的种类只有海带、蛏子和牡蛎。蛏子和牡蛎,是目前海水养殖动物增加产量的主力,应在总结粗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它们生理和生态的需要,提高养殖技术和选择养殖地点,积极扩大养殖面积。改进对紫菜、对虾的养殖和珍珠贝的插核培珍及养殖技术。对酸鱼、鲻鱼、泥蚶、遮目鱼类、比目鱼类、贻贝等优良品种,必须研究它们生活各阶段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找出人工养殖的方法。
我国池塘养鱼,已有丰富经验。今后若干年内,中、小型水面将成为淡水养鱼增产的主要基地。应在对不同类型的几千亩至万亩左右的中、小型湖泊、河道、水库的生产性能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提高鱼产量的有效方法,来扩大养殖水面。同时,还要培育并移植驯化成长快、生命力强、繁殖力大的优良品种。
3.研究水产业的技术改革。
捕捞作业机械化和水声学探鱼器、合成纤维渔网在渔业上的推广和应用,是世界公认的捕捞技术三大革命。我国捕捞技术的研究,应以捕捞工具和捕捞方法的综合研究为中心,积极研究提高渔获率的途径。研究和完善渔轮、机帆船的捕捞机械化和水产品加工机械化,设计制造助渔仪器,有效解决渔具防腐和合成材料的应用问题。
第五节热带作物
我国两广、云南、福建南部等南亚热带地区,经初步勘查约有四千万亩以上橡胶及热带作物宜林地,适宜于发展国防及工业急需的橡胶和剑麻,高产木本油料椰子和油棕,耐旱木本粮食木薯以及热带药材、香料、饮料、香辛料、果树、绿肥牧草、贵重用材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生产与科学研究事业,在原来极为薄弱、以至空白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但还远不能适应国家及人民的需要,应积极开展研究工作。热带作物研究应以橡胶为主,以选育良种为中心,研究抗性、速生、丰产、优质、高工效、低成本的良种培育、栽培、收割、加工技术及其有关基础理论。加强热带农、林、牧业及热带生物学和地学的研究,为多快好省地全国综合地开发我国热带地区服务。主要研究任务为:
1.我国热带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
进一步调查及定位研究我国热带地区植物、土壤、气候、地形地貌等资源情况及自然条件特点,鉴定落实橡胶及热作宜林地,提出以海南、滇南为主的热带作物合理配置、布局方案和农、林、牧、加工工业及其它经济部门发展比例关系。制定热带森林、动、植物等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利用办法,改造风、寒、旱、瘠等不利自然条件的有关措施,为热带地区的综合开发提供科学根据。
2.橡胶树良种选育、栽培和加工技术及其有关基础理论的研究。
继续引进国外抗性高产新品系,结合我国不同类型的植胶区及风、寒、旱、瘠等自然特点,进行适应性鉴定及推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育更优良、单株产量五公斤以上的新品系。研究提出速生丰产的栽培技术及胶园抚育机械化技术措施。
研究制定增加产量三分之一或节约劳力三分之一的割胶制度与化学刺激增产技术,以及防治白粉病、割面病和根病的经济有效措施,并改进现有制胶技术。
3.热带木本油料、硬质纤维和药用植物为主的热带经济作物引种、选种、栽培与加工技术的研究。
研究提出椰子、油棕选种及其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椰子油、棕油及橡胶籽油,出油率高、质量好的小型加工方法。
硬质纤维着重解决剑麻高产、抗叶斑病的栽培技术和叶渣等付产综合利用途径。
调查寻找防治主要疾病的药用植物、加强引种工作使热带药用植物的品种和产量能满足国内需要,改变每年耗用大量外汇进口热带药用植物的现状。
4.加强热带生物学、地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
热带生物学、地学是发展热带农林生产的理论基础。着重研究掌握热带土壤的基本性质、类型及肥力消长的规律;热带野生植物资源,特别是木本油粮(如油瓜)的调查研究栽培驯化;研究热带作物生长发育、抗寒及胶乳等次生物质生成等有关生理机制;制定热带农业气候区划,研究橡胶寒害、风害规律与地形小气候的关系,以减轻自然灾害,为改进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第六节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
农业技术改革主要是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这四个方面既要同时进行,在步骤上又要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有所侧重。
1.农业机械化、电气化。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研究方向应当是:结合我国农业精耕细作传统,为农、林、牧、付、渔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提供先进的作业方法和机具,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农业机械化作业方法的研究,为农业机具的选型、改进、创造提供科学依据。当前,农业机械化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业生产中最迫切的问题:在东北地区、新疆地区和黄淮海平原地区,是机械化耕作、收获以及排灌等问题,在其他地区首先是排灌、加工和运输问题。机械化要同时考虑到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同时,还应研究机具的配套问题,以降低成本。
制定农业机械化区划。为了因地制宜地实现机械化,必须在总的农业区划之下,制定农业机械化区划并探寻不同地区实现机械化的途径。调查测定不同地区有关机械化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情况,并分析现有主要农业机器的地区分布和利用状况;分区评价机械耕作、收获、排灌等主要作业和畜牧业、林业的机械化条件,制定农、林、牧业机械化的综合区划;研究国内外农具和农业机械化的经验,提出分区实现机械化的步骤和途径。
上一篇:二十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上)
下一篇:2016年6月四六级成绩网上查询
本文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10)
本文地址:http://www.eks8.com/yingyulei/yingyusiliuji/8066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